延續含金量十足的【破解創業的所有迷思(上)】及【破解創業的所有迷思(下)】,這裡繼續邀請到「雄青創業協進會」的羅偉特理事長繼續分享予準備創業的您,更多的建議及準備。希望在您的創業道路上,有更多的幫助。
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 Part 1 .
「你才是創業的主體。」
☑ 積極求知創業相關的感想和體驗乃為人之常情
欲創業的人總是想東怕西,會到處求神問卜並詢問每一位創業家的創業感想。但其實創業這件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各種酸甜苦辣唯有嘗過的人才知道箇中滋味。
大家都想知道創業過程中最難受、痛苦、悲傷的路程,來避免創業時遇到相同的問題。但是分享者在台上說得口沫橫飛時,在台下聽的人卻永遠感受不到那種壓力跟痛楚。
☑ 你必須自己追求答案 你必須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因為創業是如此的艱辛,有計劃做準備的絕對是好事,但反而變成對待每件事情都想謹慎到萬無一失,詢問別人到有個正確答案為止。但事實上,創業這條路真的沒有絕對的公式,無法有人可以保證怎樣做一定成功;所以當你諮詢各方意見後,最後還是得由自己下判斷和決策,並且由自己負責,因為沒有人有義務能為你擔保任何事情。
☑ 要相信每個選擇都是當下最好的安排、確保每個過程都是努力在成長即可
在創業的道路上要保持反求諸己。不管創業過程或結果是好是壞,千萬不要怪東怪西、怪股東、員工、政府、法規、市場、顧客,好像大家都對不起你,但卻不怪自己。大家創業都是為了更美好的事物而努力,過程中難免會面對的犧牲、損失、放下、取捨等…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學習並且為自己負責。
做下決定就認真執行,勇於負責跟承擔,並且相信每個當下的決定一定都有其脈絡跟時空背景,沒有最佳解答,只有最適合的答案。確保其過程,時時刻刻都在努力學習著、成長收穫即可。最終無論結果如何,一定都會是最棒的。
Part 1 , 創業最關鍵的心智跟心態,你準備好了嗎? |
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 Part 2.
「你的想法足夠特別嗎?」
☑ 創業蘊含著創意/創客/創新,建議夠特別再來想創業
我最常被詢問的創業問題,不外乎都是「到底怎麼評估創業呢?」。 在我的見解,創業就是要具備創新,或稱之為特別。且不限於雞排店、咖啡廳或者加盟等。雖然前述這家店家在台灣市場看起來似乎是飽和狀態,但建議先別提早下定論。
我們可以先瞭解這個雞排店或咖啡廳是否有獨到之處、是否與目前市場有差異性?舉例來說:雞排比臉大、家傳的醃製秘方或味、又或者回獨特性組合性產品等。
先不論合不合理或者有沒有商機,但願意走出不一樣的路、做特別的事業時,通常我都會稱讚不已,畢竟不論現在講幾創教育──「創意、創客、創新、創生、創業」,都有個創,代表著開創及創新,先想特別之處再做特別之事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第一個準備。
☑ 包含著你/團隊/機會/商業模式/資源/事業計畫
這個特別不一定是說你的行業選擇很特別、你的技術很特別之類的,更多的時候是廣義的特別,像是你這個人有特別的才華、技藝甚至是容貌?或者你的團隊、需求痛點、商業模式、手中人脈資源、關係與眾不同等等,其中有傲人之處或者有獨到之處,都可以撐起一個不錯的創業計畫,最怕的是方方面面都不錯、都可以,但就是沒有一個很棒的突出點或者記憶點,這些在現今資訊爆炸和喜新厭舊的時代下,是很難以長久生存的。
☑ 不特別就沒有差異化/競爭優勢/行銷策略...
通常當我們定義好產品服務、目標市場以及相對應的商業模式後,就有一連串的成長策略、競爭策略、行銷策略等等需要擬定,但不管是策略還是行銷,都有一個基本的假設,這個公司或這個產品都必須有差異化或競爭優勢,沒有的話,任何的策略或行銷都難以產生連鎖性的效應,你的創業計畫書或者創業機會就不會有驚人之處。希望大家的創業作品跟別人分享的時候,都可以得到一個"wow"的讚美,而不是怎麼又來個"me too"作品的評論,鼓勵和忠告大家,你的想法一定要很特別、再來想創業。
Part 2 , 整個創業的項目中,有沒有創新的元素跟差異化的優勢。 |
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 Part 3 .
「創業動機?還是創業機會?」
☑ 你為什麼想創業比你想創什麼業重要(Why or What)
如果要給想創業的人最好的忠告,我會說你必須要有很強烈的創業動機,而不是很香的創業機會。
所以通常有人想創業時,我第一句不是問大家都在問的:你想做什麼,而是先了解為什麼你想創業,從這個為出發點再延伸到想做什麼,創業家自己也不要就真的直球對決。
當別人問你想做什麼時候時,可以先帶你的初衷、你看見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你想這麼做,再講做的是什麼。一個簡單的What跟Why的問題,我認為最能夠引導創業者成功且一直走下去的是這個Why。
☑ 起心動念/初衷很重要
也因此,我一直跟創業的人說這句話:記住你現在想創業的起心動念和初衷,創業後的世界很殘酷,能夠讓你一路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就是這個初衷,如果這個動機不夠強烈,很容易放棄的,再好的機會都會遇到挫折跟挑戰,沒有足夠好的動機是難以成功的。所以想創業的人,不僅要思考創業機會的好壞,同時也要去建立自己強大的創業動機。
☑ 想了好久的創業機會還是只能成功的創業動機
所以常常看到有人邊上班邊想創業機會,或者一直在評估怎樣的創業機會才吃香的時候,往往我會認為這些人很難走出去創業的;但如果有人告訴我,那個人欠了一屁股債、他還不起貸款只能創業的時候,反而這時的創業動機會非常強烈,就算這個創業機會不怎樣,他還是會勇於執行並且永不退縮。
☑ 陽光正向的想創業還是走投無路的想創業
創業教育告訴我們創業要能夠解決痛點、滿足人類的需求,有了這個偉大的願景後,再一步一步的建構商業模式跟找尋創業資源,但真實世界中,再偉大的夢想、再熱血的熱情其實都會消耗殆盡,也都會面臨無情的市場考驗,有一種創業是背水一戰、走投無路,這時候是創業動機掛帥,儘管明顯不是一個好的創業機會或者已經是競爭紅海的市場下,往往可以脫穎而出活到最後。創業有的時候就是比氣長,活下來的才是硬道理,打不死的小強最恐怖。
Part 3 . 創業的動機是否強烈到可以更堅持。 |
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 Part 4.
「必須有點斜槓。」
☑ 創業家各種的跨領域斜槓與"aka"
前幾年很流行斜槓這個詞,抬頭必須不斷地slash,也就是一直「///」下去的各種稱號,一開始總會不以為然,覺得有用的稱號一個就夠用了,為什麼要那麼斜槓。
這兩年流行的是另一種說法:aka,也是一樣的道理,別稱、也稱作、也有這個稱號。看了那麼多創業家後,才發現斜槓跟aka還真的對創業家很重要,若只能在同個領域很專精,而不去多元多廣度的探索各種可能性,在現在的這個世界中還真的很難生存。
現在看到各種成功的創業家也都是多元取向,可能本身是工程師、律師、醫師、廚師、youtuber等等各種職業,因為自身的專長加上看到和其他領域合作的可能性進而創業並成功。所以現在看到若有人想創業,而自身的特殊經歷、特殊專長、特殊才藝很多元的時候,往往可以預見未來會有很多的可能性,成功機率也相對高一些。
☑ 創業沒有絕對的兩端
我在做研究的時候,就認為很多事情為什麼要絕對的分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難道沒有黑+白的可能性嗎?
後來學到一個英文單字印象深刻至今,那就是 ambidexterity,這中文有點難解釋,簡單說就是「既怎麼樣、也怎麼樣」的意思,可以是左右開弓也可以是兼容並蓄,在管理的領域上就是在兩種很極端的概念下,找到一個最適的平衡,例如制度化很重要,但會導致創新失靈,例如彈性化很重要,但可能會導致效率不彰,但沒有既有制度又能彈性應變的結構嗎?後來發現,這個詞用來形容創業者再合適也不過了。
☑ 創業者本身就充滿著多元平衡/矛盾/各種可能性
一開始我對於創業者的觀察很矛盾,到底很努力重要還是很幸運重要?很熱情的橫衝直撞好還是很冷靜的思考分析好?很自信地表達創業想法還是很謙虛的歸功和學習重要?很有創意的天馬行空好還是很踏實落地的執行力好?要很理想還是要很實際?要很堅持還是要很彈性?要很理性還是很感性?要很柔性領導還是硬性管理?要有邏輯力還是要有想像力?要效率還是要效益?......
感覺有些創業者有些時候是某一端點,但另一個時候又是這個端點,很兩面嗎?不,其實是很務實的尋求最佳解跟平衡性。所以延伸來說,創業家本身的能力、個性、哲學、價值觀等等,其實並非一成不變或者只有單一面向的原則,而是很識時務者為俊傑地加以調整。
☑ 自由工作者 freelancer
我認為未來的創業或者工作型態也會有些改變,傳統的老闆會逐漸沒那麼有影響力,相反的是從自由工作者轉型的創業家,或者用個人能力或品牌來做事和接案的人會逐漸變多和產生更多的影響力,傳統的創業家定義也會逐漸廣義,不一定要開公司,也不一定要養很多員工。
Part 4 . 創業家不管是能力、資歷、經驗或者個性,是否夠多元斜槓。 |
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 Part 5.
「團隊真的很重要!!!」
☑ 一個人走很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
有些創業家的能力非常好,可以很快地建立初始的雛形,但是柴火總會燃燒殆盡,要走的遠還是得需要有團隊,尤其現今的市場環境,太過多元、太過變化多端,實在需要一個多功能、多才的團隊,才能把事業做好。因此看到想創業的人孤身來諮詢輔導,我總是會覺得成事很難。
☑ 對的人,做什麼都對
創業三要素當中,資源/機會/團隊當中,隨著經歷越來越豐富,我現在認為團隊是最重要的,創投在看案子也這麼說,看一個機會好不好的過程中,誰來做總是最重要,只要這艘船是對的、船長是對的,不管要航向哪裡?或者航途的過程中有多崎嶇,總是能到達目的地。
我自己的觀察也是這樣,很多成功的案例過程中總是會變化,但不變的是總有幾個關鍵的核心人物,這些人的遠見、堅持或改變、努力或者付出,才能夠將這個事業導向光明。相反的,若人事一直在變動震盪,那這個事業一定不會有好的下場。
☑ 初始的核心團隊決定了未來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企業要看未來能不能有所成就,頭幾號夥伴或員工大概就能決定了,初始的團隊成員依照不同的產業、市場跟狀況有所不一定,但通常會建議有著三位成員的初始團隊會是比較好的組成,且希望能夠盡量互補,不管是在個性或能力上。
☑ 找到對的人是最難的一件事
既然認同了團隊很重要的這個忠告後,一個大哉問就來了,要如何找到對的人、好的夥伴、正確的團隊成員?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好的答案,也無法確保這個人就是真正對的人了,好的另一半都如此的難找、月老都如此的難做了,更何況是要一起打拼、有利益糾葛的創業團隊呢?
我能說的大原則就是:磁吸效應、同溫層效應、也就古人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盡量讓自己光明一點、正向一點、有自信、有魅力,就會更容易吸引到相同的人加入。
Part 5 . 想辦法找到對的人陪你一起上船。 |
透過「雄青創業協進會」的羅偉特理事長上半堂分享「關於創業」的前五項忠告,不知道有沒有推翻你對創業的認知呢?下一篇我們繼續請理事長和大家分享有用的創業前的起心動念!
下一篇:【關於創業,聽青創專家怎麼說:創業的十大忠告與準備(下)】
leave comment